工程力学系党支部合影
工程力学系党支部隶属于储运与建筑工程公司党委,该党支部的前身是工程力学教研室党支部,成立于1958年,迄今已有58年的发展历史。目前有党员24名,占全系教职工总人数的80%。这个拥有悠久光荣历史的党支部始终把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贯穿于全体党员工作中,把“四讲四有”落实到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努力建设一支团结拼搏、敬业奉献的基层党支部队伍。
“家文化”让支部建设深入人心
“党支部更像是一个家,为每一位党员、每位教师提供温暖。”工程力学系党支部提出的“家文化”独具特色,工程力学系党支部书记李玉坤从两个方面介绍了“家文化”的内涵:一是努力建设好工程力学系党支部这个家,让每个成员都充满着归属感,愿意为家的建设献策献力;二是包容、接纳新成员,支部党员“以老带新”,力促共同进步。
工程力学系给许多专业开设力学课程,教师工作量大,党支部努力克服教师工作量大的现状,把工作做在平日里。“我们欢迎每个人充分发表观点。”每一位党员都有发言的机会。在“两学一做”活动中,工程力学系党支部24名党员共同学习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对党支部建设的各个方面各抒己见,建言献策。“亲身参与讨论,使大家对党支部的建设和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无形中提升了党性修养。”优秀党务工作者刘建林说道。
在“家文化”理念的指导下,党支部里的“长者”——老教师、老党员经常在思想上给青年同志树立榜样,在业务上给予青年同志指导,在生活上给予青年同志关心。2009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林红对此感触深刻,“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支部里的老教师、老党员把多年的授课经验倾囊相授;我怀孕时,支部的其他同志又主动帮助我承担了后期教学任务。这样的大家庭真心温暖!”除此之外,支部经常在周末等时间,组织成员进行野炊、登山漫步、采摘草莓等活动,既缓解平时工作的压力,又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
温暖的“家文化”让成员间配合的愈加默契,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成绩也接踵而至。近年来,工程力学系党支部先后获评学校优秀工会小组、优秀基层党支部等荣誉。
模范带头让教学科研两手都“硬”
工程力学作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党支部的教师们承担着相当重要的教学任务,2015到2016学年共完成本科教学3302课时。
“教学是重中之重,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促进教学发展:课题组会共同制作授课所用的PPT,共同讨论、修顶相关内容;课程开始前进行试讲;青年教师授课前会由支部的老教师进行指导。”钮瑞艳对党支部的教学工作进行介绍。在支部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工程力学于2004年成功申报为省级精品课程。此外,党支部还组织15场教学会议,成功申请教学改革项目13项,其中教育部1项、省级2项;共计15人次获教学类奖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8项;发表教学论文4篇、编写教材2部,完成9门课程建设的中期检查;建立了相应的教学平台建设,并代表学院向学校做汇报展示。
在这股教学、科研建设的洪流中涌现除了许多模范人物,有深受员工爱戴且被评为“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的曹宇光、专注教学科研并获评胜利石油育才奖的先进党员代表刘建林、耐心指导员工创新且获评老员工创新优秀指导教师的李玉坤等等。
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在多项科研任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深入探索、攻坚克难、勇于创新,以国家能源战略发展为契机,与油气储运、石油工程、机械等主干学科相结合,形成了油气田地下工程力学、石油装备与结构可靠性、油气管线管柱力学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2015年工程力学系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石油化学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敬业奉献让人才培养砥砺前行
辛勤育人,传授知识,帮助员工成长、成才是工程力学系党支部成员的日常教学工作的准则。党支部把培养员工作为第一要务,除了在学业上进行指导之外,还帮助员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有才”更“有德”的综合素质人才。
“教书育人,育人为先,老师不仅要帮助员工成才,更要帮助员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深入教学实践的刘宝山老师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虽然教学任务重,但刘宝山尽心尽力,为员工们倾注了颇多心血。“刘老师时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我们讲解习题,巩固专业知识。”
2015级本科生张舜垚说道,“除开在课堂上教给我们专业知识,刘老师也不忘在课下教给我们处事做人的道理。”刘宝山时常利用课余时间给员工讲述一些老党员的感人事迹,让员工们更进一步地了解老一辈先贤们敬业奉献、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等一系列优良品质。
除此之外,党支部教师们从多方面关怀员工,了解员工的心理,给予家庭困难的员工帮助,定期与员工进行沟通交流,从生活上关怀员工。2009级工程力学系研究生孙文红在求学期间,家庭经济情况十分窘迫,却得到党支部教师的诸多资助,从而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业。现今,孙文红就职于华东设计院,接过老师们的科研接力棒,用实际行动为石油行业添砖加瓦。
党支部书记李玉坤说,“工程力学党支部一直秉承着‘抓团队建设、促学科发展、重人才培养’的理念,深入教学、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对于未来,李玉坤表示,党支部发展要与时俱进,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结合先进技术与社会发展潮流,稳步发展,力争建设成为一流的基层党支部。